商海中的别样风采
——记晋城河南商会副会长、晋城市升泰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国印
也许,头脑简单的人有时候总吃亏,所以多数人想做个精明人。而精明人不一定是最富有的人,有的简单人照样财运亨通。这就是所谓的“天公疼憨人”。
张国印承认自己是一个简单人。比如,家里人去买拖把,面对价格高低不一、品质不同的拖把,犹豫不定。“好的买一把,差的买一把,不就行了,反正都要用。”这就是张国印,看似简单,实则超脱。“太阳,那么伟大的天体,它不会因为今天晴空万里而多照耀一分钟,也不会因为今天乌云密布而迟迟不升。人与太阳相比多么渺小,天下事其实都很简单,全是人把它搞复杂了。”
51岁的张国印早期从打工、买布,到现在做塑钢门窗,时光已逝28年,始终没有大起大落或惊心动魄的生死考验,而是稳中有升,如今已是千万富翁。
“简单的事情重复做,你就是专家;重复的事情用心做,你就是赢家。”这是众人耳熟能详的一段话,也是张国印成功的诀窍。
咱不怕简单出力气的活
生于1965年农历十月初三的张国印,是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任集乡张湾村人。1985年,20岁的他第一次离开家乡就来到天津一个建筑工地当小工。
鳞次栉比的高楼、川流不息的汽车、比农村人洋气百倍的俊男靓女……城市的光鲜让张国印大开眼界、万分羡慕:咱要做个城里人或者生活在城市多好呀!
每天和灰、抹灰、搬砖、拉水……工作10多个小时,收入8.5元。身高1.70米的张国印是个想法简单、做事投入的人,即使整天灰头土脸、手上结着厚厚的老茧、躺下睡得像死人一般,可他愿意接受这个事实,也从不觉得累:就是多出力气,咱农民不缺的就是力气;至于钱嘛,挣得也不算少。
要求一天抹100平米的墙,他只多不少;规定1小时卸三车水泥,绝不超过60分钟。工头说干什么他就干什么,工头说干多少他就干多少,也不问个为什么。
城市的繁华和魅力没有多少成份属于勤劳的打工者,10多个月后,北京方面传消息说那里有活,张国印去了北京。
当小工,是当时适合张国印谋生的一个平台。作为中国社会最底层的“张国印们”哪有活就去哪,哪挣钱就去哪。这是他们最简单的逻辑。打工的活断断续续,所得工钱时多时少,有时还遭到拖欠或克扣,在北京辛苦一年,落下七八百块,又回到了老家。
1987年10月,张国印与邻村姑娘李德兰结了婚。新娘美丽贤惠,机敏过人。她是张国印的理想伴侣,是别人羡慕的幸福之家。这是经过几十年风雨后验证的结果。她与张国印生一子一女,如今,已26岁且高挑秀美、毕业于海南三亚学院的女儿张芬丽,就在公司任职;比张芬丽小一岁、毕业于天津工业大学的儿子张陆臣已在晋城市城区住建局工作。在父母眼里,他们都是争气又懂事的孩子。
而在29年前,生活在贫困线下的张国印夫妇,必须想尽办法找到挣钱的路子。
鹿邑县有一个豫东最大的布匹批发市场,周边几十个县市的布匹都在这里批发。婚后不久,张国印决定卖布。在日后300多天的光阴里,张国利骑上自行车进货,再到周边五六个乡镇赶集销货,每月毛收入五六千元,纯利润高达六七百,所以,婚后的生活日渐甜蜜。
当时,经济浪潮此起彼伏,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充满了不确定性,传统行业不断被新的、时尚的行业取代。大约1988年底,“老字号”的鹿邑布匹批发市场在汹涌的市场经济和历史的变迁中退出了舞台!
再干老本行!他似乎没有多余的选择。
1989年,张国印去新疆伊宁打工,次年又到北京市交通局进出口公司改行负责房屋维修。水管线漏了、墙体不平等等,都是他的活。
相信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贵人,他会给你方方面面的帮助,比如助你一笔金钱,比如给你指出一条改变人生的路。张国印很幸运,偌大的京城,竟然遇到一个来自家乡的朋友。他是卖啤酒的,客户有很多,其中包括多家星级大酒店。以后的半年时间,张国印吃住都在朋友家。他点化张国印:要像模像样的活人,还得做买卖。
这句肺腑之言如醍醐灌顶,浇醒了张国印,想想自己卖布那会,挣钱多人也不累。要想出人头地,就要做一个让人高看一眼的成功人士。
他心里有谱了。
一次改变终身命运的商机
晋城,晋豫两地交会的一座包容开放、经济繁荣的美丽山城,她像一块巨大的磁场吸引着胆魄智慧过人、不怕流汗吃苦、愿意改变命运的无数外乡人。有人估计过,仅在晋城市区经商的河南人不下5万。
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艰辛的开始。勇于开始,才能找到成功之路。1993年秋收一结束,张国印就来到晋城考察市场,这也是他第一次到晋城。这座新兴的城市处处呈现一派生机,建筑大军昼夜不停地进行盖楼接力,运输、餐饮等服务行业同样蕴藏着巨大财富。
这次晋城之行,在西上庄南连氏村一个叫郝成席的同乡推荐,“不妨给水泥厂拉石头,同样赚钱”。张国印满怀欢畅匆匆回到老家,进门就对妻子说,晋城人不欺生还很厚道,挣钱门道也很多。
1994年春节刚过,张国印开着四轮车拉着妻子和三弟来到晋城,经过两天疾驰,融入了浩浩荡荡的经商队伍。
艰苦的创业日子开始了!
他们的钱非常有限,住在道头村一间低矮、灰暗的10平方米小屋,狭窄空间有时转身都困难;
创业第一年,不是吃方便面就是煮挂面,新鲜蔬菜舍不得吃,更舍不得上街花两块钱买碗现成饭;
第一桩生意就是给一家小水泥厂拉运石子。路况崎岖,炮声震耳,乱石飞溅,粉尘铺天盖地,人身安全难以保障……
没钱,不得不省着;缺钱,不得不忍着。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国民不再为吃饭穿衣发愁,而张国印和妻子在创业初期每天吃的是没有油花和肉腥的饭。
一天晚上,他与妻子出车回家已是星光满天,进门问三弟吃什么饭。
“挂面。”
昏暗的灯光下,只见三弟煮好的挂面,且漂着一层黄橙橙的油。
“哎,吃碗挂面,干啥要浇这么多油?”张国印觉得太浪费了。
“不是油,是铁锈,哪有油放?”三弟解释,锅洗后没擦干净,铁锅生锈了。
没油水的饭对农村人来说是常事,张国印勒紧裤带照样跑车。拉石子、拉石粉、拉砖头……他每天清晨四五点就起床,之后,就像驾驶的三轮车一样,只要给足油门就不会停止,哪里有活就去哪干,哪里挣钱就往哪跑。他想给父母寄回“孝顺钱”,给孩子能买上几件崭新的衣服,和妻子吃上有油水的饭,彻底告别以前的苦日子。所以,给市水泥厂拉石子时,从采石场到水泥厂单程6公里,他最多一天跑过13趟、拉石子87吨。
捏着浸透着汗水的钱,张国印感慨不已,哪怕能多挣一张,他都愿意多流一串汗水,那几年,年年净挣两万块左右。就在张国印铆足劲挣钱时,水泥厂因产品滞销不让干了。
“咱们回家吧!”他突然泄气了。
这个“突然”是一次次郁闷、不安、苦恼、孤独的爆发。到晋城以来,张国印并非一帆风顺,心结已有厚厚一层:这三年,起早摸黑拉石子、拉砖块,苦没少吃,钱却没多挣;这三年,思乡之情与日俱增,无数个夜晚思念着远方的父母和幼小的孩子。既然在晋城无法改变命运,那宁愿回家,还能照顾一家老小。
“回家干啥?今天回家,明天还要去别的地方打工。”听说要回,同乡、开煤窑的赵和平赶紧劝阻,还给张国印指出一条路:到他的煤矿拉煤,筛选后转手再卖,肯定能挣不少钱。
“听朋友一句劝吧!”老婆急了,有钱不挣,你到底想要什么?
是呀,我到底想要什么,是不是想得太多了。这点磨难在别人眼里或许根本不值一提。张国印再次振作。1997年10月,在西吕匠开起煤场,一吨30块钱买进,筛选出炭和煤面,分别再以每吨80块和40块卖出。
这也是最苦的三年:和妻子五六点起床、出车、装煤、卸煤、筛煤,不靠第三人,平均每天卖煤50多吨;车坏了自己动手,省去修理费;缺少配件,就骑上房东的自行车去市里买;车冻了,妻子在车头用火烤,他提开水烫水箱……
阳光和快乐并存,汗水和收获同在。就在他的心头掀起幸福的涟漪之时,煤炭行业整顿,小煤矿关停!
张国印的财路又在哪里?
一个企业家说,成功的道路上,如果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,那么,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。2000年7月,上帝又一次为他打开了另一扇窗,多年在西关卖塑钢的亲戚要妻子也做这个生意。
“依我看,卖塑钢窗户挺稳当的。”妻子说,小煤矿能关停,窗户谁家不用?她一咬牙,卖起了塑钢窗户和玻璃。
而张国印瞄上了更大、更火的生意,2002年,和别人合伙在叶家河村搞起了生铁铸造,直到2005年,他才涉入“塑钢”行业。由于缺少资金,只能当一个揽活的业务员。
这些年来,无论是合伙搞铸造,还是委身当业务员,张国印最深的感受是“三个和尚没水吃”,你算计我,我算计你,劲使不到一起,把生意也做砸了。他想,还是单干好,就像农民承包土地一样,专心伺弄自己的一亩三分地。
2008年,在朋友和同乡的帮助下,在晋城古书院西侧的市综合食品厂租下房子,买来角码锯、双头锯、焊接机等设备,当上了塑钢门窗的老板,彻底告别了打工的历史。
2013年,他投资200万元,在西吕匠建起一座2500平方米的厂房;2014年,注册了升泰有限公司;2015年3月,由于城市道路改造,厂房需要拆迁,张国印就投资700万元,在城区西上庄社区的郭山村,建起了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的厂房,团队迅速发展到40多人,销售业绩年突破1000多万元,已由昔日的“小不点”变成今日晋城同行业的“大哥大”。
张国印没有想到,他会跻身于河南商人在晋城的“富人圈”,成为“让人高看一眼”的人。许多同乡惊奇地问:“老张,你这个没有花花肠子的人是怎样把生意做大的?”
从20岁开始打工到现在五十知天命,眨眼就是整整30年。看看现在像模像样的事业,张国印思考良久说出答案:“简单!”
他拍着胸脯说,看我的原材料,全是国家免检产品,国内著名品牌:塑钢是海星、中财、天鹅,铝材是南山、凤钻、恒美。再看我的工程质量……
10年前,开始做塑钢型材时,张国印的定位是“要做就做专家”。从那一天起,他把精力大把大把地用在设计、安装和工程跟进上,用在解决问题上,如窗户推拉不畅,胶条、毛条沾不牢、密封不严……
人都不傻,你哄了别人,就是害了自己;商业交易讲的是诚信,得的是利益。你给顾客一颗金子的心,顾客还你金子般的情。这个情就是无尽的真金白银。这是张国印解答的一道市场命题。
正是没有“花花肠子”的经营方式,张国印这个“简单”的人,拥有了一片遍及城乡的广阔市场,星河湾九号、夏威夷小区、鸿禧山庄、泽州县晋庙铺、川底乡的住宅小区以及多个学校的宿舍楼,均有张国印的杰作。
双手合十,为帮助我的人祈祷
成功路上,不忘初心;成功之后,不忘感恩。“我要双手合十,为陪伴我的人祈祷。妻子——员工——朋友——同乡,一个都不能少。”
这么多年,张国印总感到手里在拽着一个人,她就是妻子。他多次见心见肝地对朋友说,最应该感谢的是早夕相伴的妻子。如果说父母给予他生命,那么是妻子帮着他走向成功,“不是她,我可能什么都不是。”
出车那会,她和张国印一起早出晚归,中途还得回家做饭忙家务;后来开煤场,天天拉煤筛煤,弄得黑不溜球,蓬头垢面,干的是男人都不想干的活,完全没了女人的娇气;再后来做塑窗型材,除把家看好,还操心进料、算料、审核图纸……她流的汗、遭的罪不比张国印少,她手上的茧、操的心甚至比张国印还要多;特别是遇到生意不顺心时,她还给张国印打气、鼓劲,推着他往前走。创业阶段,她更有韧劲,更是执著,而岁月的沧桑,硬是把一个曾经年轻貌美的小媳妇,熬成一个身材发福、皱纹爬上额头的小老太。
而她说:“女人,哪能那么娇气?为了自己的男人和这个家,必须这样。”因此,他夸她,不是一般的乡下女人,而是一个有头脑、有涵养、有胸怀的贤惠女人。
同样,她也在欣赏着张国印:一个聪明却不精明、简单却不平凡的人、一个能给她幸福的大丈夫,一个保持着农民的本色——直率、勤劳、诚实的好男人。”
张国印是个既讲原则又讲情义的人。原则是什么?是制度、是程序。在公司,有了制度和程序,再难办的事、再难管的人都将变得简单容易。多少年来,在原则这个大框架内,员工敬业爱岗,尽职尽责,做产品100%的优质,保工程进度加班加点就是一句话。张国印明白,今天公司能做大,其中的“每砖每瓦”少不了员工们一点一滴的汗水。因此,在他眼里,员工就是他的自家兄弟。
这就叫情义。一个老板,就要有感情地站在员工角度,为员工设想;有情义的记住员工的好,一生不忘。
办公室主任杨鹏结婚钱不够,向张国印开口借钱,弄得张国印反而一阵自责:“你看我这老板当的,真不够格,没有关心到位。”他出手就是3万,让杨鹏先用。
得知技术员冯都亮的儿子买房钱紧张,张国印拿出10万元,哈哈一笑说,算是预支工资,叫冯都亮不要有负担。
张国印说,他一个大老粗,能帮的就是这些了。做个知恩图报的侠义之人,张国印觉得很好很踏实。他的厨房时常备着整箱整箱的“老白干”,只要朋友或同乡来,他准把这些好东西拿出来,再炒上几道菜热心款待。“外边的饭吃着不干净,也破费”。
一次、两次、三次……
“张老板,你总这样,我们怎么过意得去?”
“要说过意不去,那也是我。”
要不是郝成席介绍他到采石场拉石子,还不知现在在哪混呐;
要不是赵和平关键之时,叫他到煤窑拉煤,或许真的回河南老家了;
要不是赵晋红拿出100万元支持他度难关,每年还介绍几百万元的生意,恐怕没有他的今天……
感恩得人脉、人脉换钱脉。
晋城2016年的7月,热浪不断袭来,气温仍在升高,亦如张国印的事业,如日中天,而且基础稳固安泰。
版权所有 晋城河南商会 地址:晋城市凤城路655号 邮编:048000